無人機河湖劃界的作業流程
分類:航測中心 發布時間:2024-01-14 瀏覽量:9933
河湖劃界作為河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也是自然資源部統一確權登記和推行河湖長制的一項重要任務。無人機航測技術能夠為實現河湖劃界提供基礎資料和技術支撐,為“河長制”的推進和水流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無人機河湖劃界的作業流程
1、前期準備
統計河湖及水利工程基本情況,提出需完成劃界、確權的河湖及水利工程清單。明確劃界、確權涉及的土地、稅費等政策及收費標準,預估所需經費。
2、權屬調查
對已確權的水利工程,調查已完成確權的面積(堤防工程標明長度);對未確權的水利工程,調查工程占壓地及未完成確權的面積和權屬堤防工程未確權面積包含工程占壓地和護堤地,不含河道、湖泊管理范圍內的灘地和水面。水庫庫區是否確權應在水庫工程中詳細注明。
3、無人機航測
利用無人機航測獲取區域的影像圖和相關數據信息。
4、初步劃界
在正射影像圖及地形圖上初步設計管理范圍線、界樁、公告牌。
5、 放樣
界樁(牌)和公告牌施工放樣應采用CORS、GNSS RTK或全站儀進行,嚴格按照技術規范執行。拍攝界樁、公告牌正面照片,及時繪制界樁、公告牌位置略圖,標明地理名稱,形成界樁、公告牌身份證。
6、準確繪制劃界成果圖
根據確定的劃界標準,在一定比例尺的河道帶狀地形圖上進行河道管理范圍線繪制。
7、成果匯總及質量檢查
將成果進行匯總并進行質量檢查,承包人應參加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成果質量審查,根據審查意見進行修改、補充,以達到建設單位驗收合格標準。
8、構建劃界數據庫
基于測量、劃界資料構建涵蓋管理和保護范圍、界樁、公告牌等數據庫。
9、成果預檢和驗收
根據《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規定,由水庫管理部門組織實施驗收。過程檢查包括作業組自檢及作業組之間互檢,涉及整個作業過程。檢查也包括兩個環節,首先由項目質檢組對成果、報告進行檢查,并填寫成果報告復審意見表;資料修改完善后再由單位總工辦進行檢查,并編寫檢查報告。
成都遠石多年來致力于二、三維的GIS技術以及無人機航測服務。
在GIS方面,系統平臺與行業需求深度結合,現已在仿真模擬、土地資產管理、人口信息管理、智慧水務、智慧礦山、智慧城市/園區等行業有了完整的行業解決方案。
在無人機航測方面,擁有多年西南地區航測作業經驗,現具備DLG、DOM、DEM、DRG、三維實景模型及機載激光雷達全套數據成果的生產能力。